作者: 陈 奇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2-05-25 10:28
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二个百年的第一年。牡丹区高庄镇,是战争年代南华县的革命根据地,又是南华县县委驻地。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喜迎七一建党101周年之际,记者走进了高庄镇这片当年曾经经受战火硝烟洗礼的红色土地。
倾力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去年八月,我一踏进高庄镇接棒党委书记,就首先去看望南华红色广场里这支当年驰骋疆场、奋勇杀敌之南华县根据地的革命队伍。目睹一个个英烈们的墓碑,听取工作人员讲述他们舍生忘死的革命故事。我的心顿感沉甸甸的,一种红色传承的责任和使命油然而生。” 4月30日,在战争年代被誉为南华县“小莫斯科”圈头村的红色广场,记者和高庄镇党委书记侯东立不期而遇。双方话题一转向红色基因传承,这位充满激情的年轻书记感慨万千,侃侃而谈。
记者了解到,高庄镇现任领导班子于去年抓起红色传承的接力棒,一路迅跑。仅是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就投资50多万元重新修缮了高庄镇烈士陵园,改造扩建了革命纪念馆、文物展览馆、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墙以及烈士墓碑,并进行陵园园区地面硬化、植松等工作。陵园坐北朝南,巨大的汉白玉石质牌坊上额正中:“南华红色广场”六个镏金大字,经再次描绘,熠熠生辉,更加巍巍壮观。
记者前往采访时,正在指挥施工的镇退役军人事务办公室主任张义刚,欣喜地告诉记者:“这次对南华红色广场的重新修缮,自今年3月动工,计划5月下旬全部完工。七·一前,将以全新的容貌对外开放,园区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前来缅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小莫斯科”称号的由来
记者和圈头村一些耄耋之年的老人交谈,得知该村之所以能被誉为“小莫斯科”,是因为这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全村95%以上的老百姓都从事革命工作或对革命有益的工作。全村1938年至1939年入党的老党员达40多人,建立东西两个党支部,仅是著名革命烈士就达20多人。鲁西南游击大队大队长杨华、副大队长张广仁和众多游击队员都出自这个村,使圈头村成为根据地中的根据地、红色中的红色、敌人谈之色变的“小莫斯科”。朱德总司令的秘书沈毓珂偕夫人曾化装成商人,从延安来到南华县,住进游击队大队长杨华家里,帮助和领导游击大队发展壮大武装力量。
1942年8月,时任中共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等一行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由苏北进入山东枣庄,铁道游击队接手护送,经微山湖密送至单县,然后再经南华县圈头村短暂落脚后,又由游击队护送过黄河奔赴陕北延安。1951年,中央慰问团携带毛主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题词,千里迢迢专程来到圈头村慰问。据该村85岁的赵长海老人回忆,慰问团带来了电影《新儿女英雄传》进行慰问演出,吸引了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前来观看。慰问团还资助圈头村小米12万公斤,并免除该村三年的农业税。
该村现任党支部一班人,去年从前任村班子手中接过红色传承的接力棒,四处奔走,筹措资金,对本村红色资源展开新一轮挖掘整理。对烈士何建芝和革命英雄杨华、杨忠等历经百年的故居进行了保护性维护修缮,对部分英烈的事迹一一制作牌匾,分别在其故居悬挂,并定期派出专人维护打扫卫生等。
英烈子孙们的世代红色传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圏头村作为当年的“小莫斯科”、鲁西南革命根据地的一颗红星,该村的红二代、红三代乃至红四代、红五代,对其先辈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红色传承,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没有停息过。
该村编辑出版的《圈头村革命史》,即是由杨善志、杨培正、张文义、杨善教、杨玉海等本村十几位英烈的红二代、红三代们自动结合在一起,在村党支部的协助支持下,历经十几年搜集挖掘整理编撰而成。记者翻阅这本村级重要革命史料,发现该书不但全面记述了圈头村革命历程,还以姓氏为序,记载了战争年代133位在不同时期从事不同革命工作的人员姓名、生卒年月、事迹等。另外,这个村还有许多在菏泽城区工作的红二代、红三代们,也都组成了联谊会。大家自愿醵资捐款,修建了“圈头村革命纪念碑”,篆刻了该村诸多重要革命史料。还有一批人纷纷拿起笔来,撰写怀念革命先辈的文章,在报刊书籍上刊登发表。
老根据地的红色挖掘仍在路上
《南华风云》,是牡丹区和高庄镇有关文史工作者、镇村等各级干部,于建党100周年推出的南华县革命根据地重要红色典籍,浸透着数十位编撰人员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高庄镇原做民政工作的老同志刘同怀作为该书的主编,为了编好这本典籍,长期利用业余时间深入民间收集、整理、挖掘红色史料。记者见到他时,他迫不及待地向记者展示日前又挖掘发现的两处红色资源:一是本镇朱庄张拐村为纪念1939年建立的中心党支部及遭到200多名日伪汉奸突袭,致15名党员群众壮烈牺牲。该村于1996年在遭袭地点所修建的一处纪念碑,他据此挖掘整理了文字和图片资料一宗。二是他又刚刚挖掘的本镇靠黄河岸边的一段“八一路”名称的由来,记述了当年南华县革命游击队在日伪白虎炮楼、李庄炮楼、高庄炮楼之间趟出了一条羊肠小道,且利用敌人眼皮子底的这个秘密通道,多次护送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从此经过。刘同怀如获至宝,连夜编写了重要史料。
采访即将结束时,镇党委书记侯东立发来微信,介绍在南华红色广场大整修之后,其展览馆如何收集民间革命文物和如何布展的相关情况。正是:昔日南华根据地,红色传承大接力,世世代代讲故事,永保江山志不移。
文/图 通讯员 刘同怀 记者 陈 奇